
 
  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桥梁在交通安全运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真实掌握轨道桥梁运营和安全性能状况,提升桥梁养护与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轨道桥梁定期检查的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建桥梁初期运营满一年,应进行首次检查;
2、根据前次定期检查报告的建议,结合日常检查结果确定下次定期检查时间,定期检查频次不应低于每三年一次。
在进行轨道桥梁定期检查时应注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进行定期检查的桥梁长度不应少于该线桥梁总长度的1/3;定期检查后应进行技术状况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
一、评定原则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桥梁》(GB/T 39559.2—2020)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相关要求,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或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对全桥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进行评定。评定流程: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桥梁》(GB/T 39559.2—2020)要求的评定方法对桥梁技术等级作出评定。该方法采用分层综合评定与单项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桥梁技术状况评价流程图
二、评定方法
桥梁技术状况评价方法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桥梁》(GB/T 39559.2—2020)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即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价应采用计权重的多项指标分层综合评定的方法。分层综合评定采用分值制进行。

表1 梁桥各构件(部件)权重值
| 结构类别 | 评价构件(部件) | 权重 | 
| 上部结构 | 主梁 | 0.80 | 
| 支座 | 0.20 | |
| 下部结构 | 墩、台 | 0.50 | 
| 基础 | 0.45 | |
| 护锥、调治构造物 | 0.05 | |
| 桥面系及附属设施 | 伸缩缝 | 0.20 | 
| 栏板(栏杆)、声屏障等 | 0.30 | |
| 桥面防排水 | 0.30 | |
| 其他 | 0.20 | 


| 对应最高标度值 | 实际标度值 | ||||
| 1类 | 2类 | 3类 | 4类 | 5类 | |
| 3类 | 0 | 20 | 35 | ― | ― | 
| 4类 | 0 | 25 | 40 | 50 | ― | 
| 5类 | 0 | 35 | 45 | 60 | 100 | 

式中:
FBJ——部件技术状况评价的分值,值域为0分~100分;
FGJ ——部件各构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为0分~100分;FGJ min——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
t——随构件数量而变化的系数,按表3采用插值法取用。
表3 t值
| m | t | m | t | m | t | m | t | m | t | 
| 1 | ∞ | 7 | 8.7 | 13 | 7.5 | 19 | 6.72 | 70 | 3.6 | 
| 2 | 10 | 8 | 8.5 | 14 | 7.3 | 20 | 6.6 | 80 | 3.2 | 
| 3 | 9.7 | 9 | 8.3 | 15 | 7.2 | 30 | 5.4 | 90 | 2.8 | 
| 4 | 9.5 | 10 | 8.1 | 16 | 7.08 | 40 | 4.9 | 100 | 2.5 | 
| 5 | 9.2 | 11 | 7.9 | 17 | 6.96 | 50 | 4.4 | 200 | 2.3 | 
| 6 | 8.9 | 12 | 7.7 | 18 | 6.84 | 60 | 4.0 | — | — | 

ωi——第i类构件(部件)的权重,见表1。


| 结构类别 | 权重 | 
| 上部结构 | 0.45 | 
| 下部结构 | 0.40 | 
| 桥面系及附属设施 | 0.15 | 
三、单项控制指标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单元应属于5类桥:

四、桥梁技术状况评价等级
依据单元总体技术状况的分值,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见表5。
| 类别 | 分值 | 桥梁状态 | 病害程度 | 评价结论 | 
| 1类 | 95≤FDY≤100 | 好 | 无病害 | 正常使用,日常养护 | 
| 2类 | 80≤FDY <95 | 较好 | 轻微病害 | 正常使用,需要小修 | 
| 3类 | 60≤FDY <80 | 较差 | 中度病害 | 可正常使用,但需尽快进行维修 | 
| 4类 | 40≤FDY <60 | 差 | 严重病害 | 影响正常使用,应进行专项检查 | 
| 5类 | 0≤FDY <40 | 很差 | 特别严重病害 | 停止使用 | 
注:FDY为评价单元总体技术状况分值。
©版权所有: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路172号 | 免责声明 豫ICP备09000825号-3